石景山区3~6岁儿童运动情况调查
任 霞
北京市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北京 100040
[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石景山区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运动情况,为促进儿童运动习惯养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18年6月至8月石景山区6所托幼机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含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社区情况、运动情况、运动养成情况以及父母参与运动的情况。结果 72.53%的家庭中,母亲是学龄前阶段孩子的主要看护人。91.58%的母亲为本专科以上学历,85.96%经常加班或兼职,陪伴孩子时间不足。36.43%的社区没有户外活动场地,41.78%的社区没有室外活动场所,42.54%没有专供儿童使用的设施及场地。12.81%的家长没有喜欢的户外运动项目,27.12%的家长每天运动时间大于1 h,每天参加户外运动仅有17.46%。男、女儿童家长在选择运动方式上存在差异(P<0.05);男、女儿童家长在培养儿童运动养成上无差异(P>0.05)。31.44%的家长曾经接受过儿童运动相关课程培训;38.90%的孩子现阶段参加了体育运动类培训;88.42%的家长认为孩子接受运动技能培养非常重要。结论 应给学龄前期主要看护者者(母亲)提供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儿童成长,培养儿童良好的运动习惯。建议多方举措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建提供适合儿童运动的场地及空间,规范针对儿童运动培训机构的准入及行业标准,帮助儿童培养运动能力。
[关键词]儿童运动;看护人;运动行为;社区情况;社会动员
运动,即身体活动,是人类发展中行为活动的重要形式,主要是指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1]。运动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运动对儿童大脑发育和健康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预防儿童青少年产生肥胖问题,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2]。全民健身已经是我国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运动是覆盖全人群运动,不能缺少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运动。3~6岁是儿童发展运动能力、建立健康行为的关键时期,并将延续到儿童后期、青春期、成年期,关注儿童运动发展,意义深远[3]。为了解石景山区3~6岁儿童运动情况,更好的促进儿童运动习惯的从小养成,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石景山区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6所托幼机构作为目标幼儿园,分析3~6岁儿童运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18年6月至8月石景山区6所托幼机构1724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分布于不同街道的幼儿园;②公立幼儿园。排除标准:①招生规模少于200人;②私立民办幼儿园。选取的6所托幼机构分别是八角幼儿园、北路幼儿园、石景山区幼儿园、石景山区第二幼儿园、石景山区第三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在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后,对目标幼儿园所有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社区情况、运动情况、运动养成情况、父母运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24份,回收填写完整的问卷1460份,问卷回收率84.7%,其中男698份,女 762份,男女比例 1∶1.09;儿童年龄 3~6岁,平均(4.25±0.6)岁;父亲平均年龄 36.81岁,母亲平均年龄34.51岁;父亲92.83%、母亲91.58%均为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程度。本调查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2-6],自行设计运动情况调查问卷,包含基本情况(如幼儿的出生日期、性别)、家庭情况(如主要看护人、父母文化程度等)、社区情况(如社区的户外活动场地数量、室内活动场地数量等)、运动情况(如幼儿每天运动时间、每周户外运动的天数、家长对幼儿运动的引导等)、运动养成情况(如家长对幼儿培养运动能力的态度、家长陪伴幼儿运动的情况等)以及父母参与运动的情况(使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对于问卷中的事实性问题,如幼儿年龄、幼儿主要看护人等,采用重测信度和内容效度来评价其信效度。通过统计,事实性问题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97,表明这些问题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通过咨询健康教育领域、动作发展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专家意见,专家认为问卷中的问题能较好的反映本研究所需要了解的维度。对于问卷中的态度性问题,如家长对幼儿运动支持程度等,采用α信度系数和结构效度来评价其信效度。通过统计,态度性问题的信度系数为0.737,KMO值为0.771,均大于0.7,表明这些问题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调查过程 对目标园所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后,2018年6月至8月期间,采用纸质问卷,家长知情同意后填写,老师核对后统一上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
52.95%的家庭结构为直系家庭,是(外)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居住;43.90%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居住。25.55%的家庭是(外)祖父母看护,72.53%的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看护人。由于72.53%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看护人,故仅分析母亲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运动时间等。91.58%的母亲为专科及以上学历,85.96%全职上班,64.52%每天运动时间不足0.5 h(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

2.2 儿童居住社区活动场地情况
被调查家庭中36.43%社区没有户外活动场地,41.78%社区没有室外活动场所,42.54%没有专供儿童使用的设施及场地(表2)。
表2 儿童居住社区活动场地情况[n(%)]

2.3 孩子户外运动时间情况
调查显示,12.81%没有喜欢的户外运动项目,每天运动时间大于1 h的占27.12%,每天参加户外运动仅有17.46%(表3)。
表3 孩子户外运动时间情况[n(%)]

2.4 孩子运动形式情况
仅21.78%的家长有意识带孩子经常走楼梯,17.12%的家长经常锻炼孩子手部精细类游戏,24.52%家长训练孩子投掷类游戏,21.71%家长给孩子机会日常做悬吊运动器材类游戏。女孩在走楼梯、投掷类游戏、悬吊类运动的占比低于男孩,而手部精细类游戏占比多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表4 孩子运动形式情况[n(%)]

2.5 运动习惯养成情况
78.77%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游戏,75.41%家长及时回应并鼓励孩子运动需求,92.19%家长在孩子学会新技能时赞赏和鼓励,82.26%的家长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男、女家长在运动养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5)。
表5 运动习惯养成情况[n(%)]

2.6 家长对于儿童运动知识储备情况
调查显示,31.44%家长曾经接受过儿童运动相关课程培训;38.90%的孩子现阶段参加了体育运动类培训;88.42%的家长认为孩子接受运动技能培养非常重要(表 6)。
表6 运动知识储备情况[n(%)]

3 讨论
3.1 家庭对儿童运动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拥有良好且积极的运动态度和习惯的儿童,在成年后仍然会持续参加运动,而未养成运动习惯的儿童个体,成年后参与运动的可能性要比幼年期积极参与者水平要低[4-5]。此次调查中,52.95%家庭结构为直系家庭,是外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居住;43.90%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居住。72.53%的孩子在学龄前期由母亲主要看护,25.55%的孩子由外祖父母看护;(外)祖父母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行动力上都不如父母做的更好。由此可知,母亲在孩子早期的生长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91.58%的母亲均是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大部分目前需要全职上班,只有14.04%的母亲全职在家。在早期抚养过程中,儿童的运动资源几乎被成年人所控制,儿童运动参与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是他/她生命当中可依附的重要他人[5]。这与不同儿童所处于的社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早期抚养过程中,儿童成长各个环节和可接触情境的重要他人扮演着规范者和活动指导者的角色[6]。在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以家庭为主的群体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化成长最重要的情境[7]。父母是子女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构建者,在运动领域,父母对儿童运动参与有重要的预测作用[8]。在儿童早期母亲是主要代养者,母亲对于儿童运动习惯的养成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9],儿童运动与母亲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母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儿童运动能力越高,运动时间越长。学历水平高,接受先进教育理念越多,创造更多机会给儿童,让孩子健康成长。
3.2 环境对儿童运动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10],家庭附近运动设施完善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有显著作用。调查中36.43%的家庭所在社区街道没有活动场地,41.78%的家庭所在社区街道没有室内活动场地,42.54%的家庭所在的社区街道没有专供儿童使用的游戏设施及场地,不管是室外、室内还是专供儿童使用的游戏设施及场地均不是很充足;运动场地匮乏也是影响儿童运动的因素之一[11]。儿童早期运动运动指南[12]建议儿童每天至少运动2小时,调查中仅有17.46%的儿童有每天的户外运动,27.12%的儿童每天运动达到1小时以上,任何一门技能的成熟都是需要训练的,每天的户外活动,儿童通过在大型玩具上的钻、爬、攀登及平衡等各种动作,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而且团结友爱、勇敢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也得到发展[13]。运动场馆设施是满足儿童运动活动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设施的多少会影响儿童参与运动的次数与时间[14]。因此加强社区休闲运动教育的建设,配置具备休闲运动教育相应知识和技能的社区指导员和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和儿童进行社区休闲运动教育,促进他们休闲运动教育意识的提高,为儿童户外运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3.3 儿童运动习惯的养成
儿童期是形成并发展多种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期,发展和提高基本动作技能是儿童探索环境,获取周围世界知识的重要途径[14]。此次调查中,经常走楼梯的仅有21.78%,17.12%儿童经常玩儿童手部穿线珠类类精细游戏,24.52%的儿童经常玩投掷类游戏,21.71%的儿童可以抓握悬吊运动器材,儿童上肢运动参与情况不满意,这与近年来幼儿体质测试结果体现出儿童上肢运动能力有待加强相符合[11]。在儿童运动习惯养成的调查中,78.77%的家长陪同儿童一起玩,75.41%的家长及时回应孩子运动时的需求;92.19%的儿童学会新运动技能时可以得到家长的鼓励与赞赏;82.26%的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学会生活自理。大部分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孩子年龄特点,促进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
3.4 家长对于儿童运动的认知
此次调查中只有31.44%的家庭接受过与运动培养相关的早教机构课程;38.90%的儿童现阶段参加了体育类培训;88.42%的家长觉得孩子接受运动技能培养非常重要。儿童运动的发展遵循发展规律[15],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训练内容,需要家长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并与儿童一起参与体育运动,一方面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观察、了解儿童的兴趣、志向和性格,逐步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儿童形成健康的个性。另外一方面父母参与运动,可以随时给予鼓励与指导,以增强儿童运动积极性、兴趣和自信心[15]。社会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家长有意愿参加促进儿童运动发育的专项培训,最大限度的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16],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7]。全民健身已经是我国国家战略,运动是实现儿童早期发展及发育潜能的要素之一[3],此次调研通过问卷,了解儿童家庭环境与运动情况,探讨影响儿童运动发展的相关因素:①家庭代养者对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尤为重要,尤其是母亲的影响力[18],而本次调查得知母亲需要上班,没有太多的精力及时间陪孩子运动,建议可否减少婴幼儿0~3岁儿童母亲的上班时间(延长既往的哺乳时间),给母亲提供更多的时间陪伴儿童成长;②尽可能开发构建符合儿童运动要求的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多方举措积极创建适合儿童运动的场地及空间[18];③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准入标准,依据不同时期帮助儿童培养运动能力;④营造家长课堂,普及健康知识技能,全社会、多渠道、集中力量传播核心信息,建立正确的健康认知,让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代代传递,推广儿童健康运动生活方式,为儿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杜青,曹彬,梁菊萍,等.儿童早期运动国际推荐和指南解读[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9,3(7):37-41.
[2]何彦璐,童梅玲.评估早期大运动与精细动作能力的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1):75-77.
[3]池霞.运动发育评估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3):233-236.
[4]米杰,程红,侯冬青,等.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6:469-474.
[5]陈艳杰,王欢,梁爱民,等,儿童社交技能和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1,32,(4):311-314.
[6]何彦璐,解雅春,刘丰,等.3-6岁儿童基本运动能力评估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8):848-864.
[7]汪玲.儿童青少年肥胖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875-877.
[8]朱敏,张安慧,曹臻,等,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7,32(4):833-836.
[9]张茜,谭晓艳,于连龙,等.山东省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5):528-531.
[10]王利红.幼儿体质与健康促进家园共建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11]孟杰,籍晓蕾,尚晓瑞等,北京市3-6岁集体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7,32(2):220-224.
[12]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编制工作组,关红岩,赵星,等.学龄前(3-6岁)运动指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6):714-720.
[13]钟秉枢.体育运动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N].中国人口报:2020-10-29(3).
[14]乔昌胜.体育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实验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15]张云婷,马生霞.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12(6):401-409.
[16]崔娓,林森然,古桂雄,等,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2018,26(9):977-980.
[17]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8]Lobelo F,Muth ND,Hanson S,et al.Physical activitity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in pediatric clinical settings[J].Pediatrics,2020,145(3):e0193992.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rts situation of 3-6 years old children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REN Xia
Department of Child Health,Shijing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Beijing 100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orts situ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3-6 years old)in Shijingshan District,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children′s sports habit formation.Methods A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family situation,community situation,sports situation,sports cultivation situation and parents′participation in sports in 6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institutions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from June 2018 to August.Results In 72.53% of families,the mother was the primary caregiver of the children in the preschool stage.91.58% of mothers have college degree or above,85.96% often work overtime or part-time,and do not spend enough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36.43% of the communities did not have outdoor activities,41.78% did not have outdoor activities,and 42.54% did not have special facilities and venues for children.12.81% of parents do not have favorite outdoor sports,27.12% of parents exercise for more than 1 h every day,and only 17.46% participate in outdoor sports every day.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hildren′s parents in the choice of sports mode(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rents in sports cultivation of children (P>0.05).31.44% of parents had received sports training for children.38.90% of the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sports training at the present stage.88.42% of parents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receive motor skills training.Conclusion The primary caregiver(mother)should be given more time to accompany children in their early school years and develop good exercise habits.It is suggested that various measures be taken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construction,actively create and provide venues and Spaces suitable for children′s sports,standardize acces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for children′s sports training institutions,and help children develop their sports ability.
[Key words]Children′s sports;Caregiver;Sports behavior;Community situation;Social mob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11(a)-0181-05
[基金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合生元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2016FYH011)。
[作者简介]任霞(1975-),女,副主任医师,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儿童保健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健康管理。
(收稿日期: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