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黄芸芳 周志享 邹颂婷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男一区,广东广州 510430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 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理念模式。比较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2.50%),试验组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不仅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理念;意外事件;满意度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学习、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该类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行为、情感和思维异常,严重者还会自杀、外走、暴力等,且大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所以极易发生意外事件,增加了临床医护的风险[1-2]。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无法对自身的思维、行为等进行控制,常出现意外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对隐藏在患者身边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甄别,应用风险管理理念消除不安全因素, 预防意外的发生,以保障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安全[3-4]。本研究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80 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风险管理理念模式进行干预,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80 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为22~71 岁,平均(44.89±2.67)岁;病程2~11年,平均(4.62±1.33)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4 例,双相情感性障碍6 例,躁狂症8 例,抑郁症12 例;严重程度:轻度18 例,中度18例,重度4 例。试验组均为男性;年龄为22~70 岁,平均(44.57±2.24)岁;病程2~10年,平均(4.54±1.29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3 例,双相情感性障碍7 例,躁狂症9 例,抑郁症11 例;严重程度:轻度17 例,中度19 例,重度4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获得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均已确诊为精神疾病者;②自愿参加此次研究;③思维逻辑倒错,呈病理性象征思维;④言语不连贯、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存在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了解并掌握, 提醒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日常陪伴患者完成相关训练,按时监督其服药、进食、休息等,严密监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则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在病房内布置相关绿植,定期开窗通风、消毒等,让患者在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使其保持心情愉悦。
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理念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精神科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对科室以往的护理工作记录进行收集整理,针对出现的风险问题、意外事件等信息数据的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风险发生的特点,然后就分析结果制订相关的风险防控措施。制订措施时可借鉴文献、国外或其他机构的优秀经验进行,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实际的预防控制措施。精神科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如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躁狂症患者则有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冲动行为,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隐藏药物、拒绝服药等行为,上述行为都会对护理工作产生阻碍,甚至还会引发无法预估的意外事件。风险管理小组一定要对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区分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以便能为日后改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精神科疾病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心理学、护理操作实践、社会对行业的要求变化、法律知识及风险意识等。培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培训、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培训,也可以请精神科中的骨干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工作经验分享等。培训完成后,设置相关的考核监督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相结合,以此来调动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实时关注社会对精神科护理的动态变化要求,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避免一直延用传统护理方法现象的出现,促进护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地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与创新,从而弥补不足,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漏洞,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③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若患者不配合医护工作,阻碍医护工作的开展,存在漏服、顿服或藏药等情况,则需对这类患者做好用药监督工作,每日按时检查其是否全部服下药物,在确定患者已经服下药物的情况下方可离开。根据情况需要,在获得医院领导及家属同意后,可于病房内设置摄像头用于监督患者的日常行为,以防止其在护理人员离开后出现呕吐药物的情况。护理人员在离开患者病房时需清点好护理工具、物料(如针头、棉签、止血带等),记录好相关物品的使用情况,防止有护理工具、物料遗漏在病房内而让患者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若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存在伤及自身及他人的行为,护理人员可适当地对其行为进行限制,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病房内设置相关报警系统,并请专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护理人员需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除了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家属外,还要提醒家属多花时间陪伴患者,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明白家庭与社会关怀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医护工作中,让家属通过亲情、友情等给予患者温暖,防止其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④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估:采用精神科风险评估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患者入院方式、情绪状况、合作程度、攻击方式、近期负性生活事件、躯体状况等将其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类,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低风险患者,护理人员仅需注重对其日常观察, 提醒其按时服药休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若有异常则立即告知医生;对于中风险患者,需加强风险评估,当出现新的危险因素时需重新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并掌握应对方式;对于高风险患者,则需将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独立安置在重点观察室,24 h 不可离开护理人员的视线,班班交接时需做好工作交代。若高危险患者存在逃跑、毁物伤人、自残自杀等行为,需做好安全检查,杜绝病房内有危险物品存在; 若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则需鼓励其参加娱乐活动,以使其注意力分散;若患者存在命令性幻听、被控制感,则在其心态平和时做好相关告知工作,让其学会区分症状,并在症状出现时及时寻找医护人员帮助。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自残自杀、噎食、摔倒、毁物伤人、逃跑等,计算两组的总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家属,请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包括衣着、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是否满足患者需求、是否耐心解答患者家属所提出的疑问等,总分为100 分,85分以上(含85 分)为非常满意,70~84 分为满意,70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共向患者家属发放80 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问卷80 份,有效问卷80 份,信度为0.92,效度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家属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对患者潜在的隐患进行分析与识别,并就此制订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即风险管理理念[5-7]。因为精神科患者大多存在毁坏物品、伤人、自残、拒绝服药等行为,对患者及护理人员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该科室内实施风险管理理念势在必行[8-9]。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仅仅是按照医嘱开展工作,并没有将其能动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所以导致护理质量难以获得保障,无法有效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则可针对患者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10-11]。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理念护理模式,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培训、落实细节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措施,将该组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控制在10.00%,远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采用的风险管理理念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目的性,对精神疾病患者以往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发生原因,从而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培训则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专业性, 使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了干预工作的有效性;细节风险管理则是从细节上对危险因素进行把控,弥补了常规护理中由于不注重细节而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率的不足;风险评估则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划分,有助于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令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此外,护理人员还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病情, 同时还能增加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了解医护工作的重要性,更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干预,避免了由于认知不良而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既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又能与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菊娟,曹允贞,陈泽群.护理风险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233-235.
[2]张月,何艳芳.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21):80.
[3]周菊花.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189-190.
[4]冯桂萍.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18-2420.
[5]韩丽萍.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8):54-55.
[6]龙泽春.分析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53-154.
[7]陆露,郑飘,谢伟琼.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56-257.
[8]李宜翠.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11-12,15.
[9]董帅.风险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132-134.
[10]刘志华,刘艳红,程新强,等.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与风险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6):169-170,172.
[11]陈平.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心理月刊,2019,14(9):57.
[12]杜柳霞.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和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11):163-164.
[13]黄桂芳.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27-128.
[14]周孔芬.探究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53.
[15]王海妹.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安全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146-147,153.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HUANG Yun-fang ZHOU Zhi-xiang ZOU Song-ting
The First of Zone of Male, Ment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vil Affairs Bureau,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eases admitted to Ment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vil Affairs Bureau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the test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and the test group adopted the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mod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to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ccidents in the test group was 10.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2.50%),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test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0.0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in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y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to nursing work.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Accident;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c)-0215-04
(收稿日期: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