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相关因素调查
秦玉菊 朴美萤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EICU,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目的 调查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4月选取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的525 名ICU 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联合微信平台进行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结果 525 名ICU 护士中有效问卷487 份,有效回收率为92.8%。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得分率为8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第一学历、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婚姻状况、家人或同事对护士的关心程度的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30 岁及以上护士群体、护师或主管护师、护士长或教学干事、家人或/和同事对护士较关心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更佳(P<0.05)。结论 深圳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仍需改善,护士群体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职称、职务、家人和同事的关心。
[关键词]人文关怀品质;ICU 护士;相关因素;影响因素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指护士接受特定文化教育后所形成的具有稳定倾向的、内在专业禀性或特征,能通过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表现出来,包括社会责任、价值观念、关爱情感、知识、能力等特征[1-2],且人文关怀能力会随着人文关怀品质的改善而提升[3]。美国护理学家Watson[4]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近年来,我国对护理人文关怀逐渐重视。原卫生部在2010年推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提出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中[5]。国家卫计委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护士要加强人文关怀意识[6]。ICU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处于封闭环境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抑郁、谵妄的情况[7-9],延长机械通气患者带机时间及住ICU 时间,影响预后,增加死亡率[10-11]。国内的一项Meta 分析结果提示,在ICU实施人文关怀,可降低焦虑、抑郁、ICU 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12]。因此,如何在ICU 实施人文关怀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护士具备一定人文关怀品质及能力对实施人文关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学者较少关注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能力,本研究调查了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的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旨在为提高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4月选取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525 名ICU 护士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ICU 护士;②目前在ICU 工作;③自愿参加本调查,并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ICU 工作不满1年的护士。
1.2 方法
采用问卷星联合微信平台进行调查,在发送调查链接前,向参与者简要介绍本研究目的及意义,在自愿的前提下匿名完成问卷调查。此次共向525 名ICU护士发送调查链接,回收有效问卷487 份,有效回收率为92.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层级、职务、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的培训、婚姻状态、家人与单位同事对护士的关心程度等。
1.3.2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采用刘于皛等[13]编制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测量,该量表包括人文关怀的理念、知识、能力、感知4 个维度;共29 个条目,其中人文关怀感知维度8 个条目,其余维度各7 个条目;选项采用Likert-5 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赋1~5 分,总分145 分,得分越高,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越高;维度得分率=维度总得分/维度满分×100%;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内容效度为0.986,Cronbach′s α 系数为0.932(各维度系数为0.834~0.8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P25,P75)]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487 名调查对象中,年龄22~55 岁,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30(26,33)岁;护理工作年限1~35年,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7(3,10)年。
2.2 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情况
人文关怀品质情况总得分率为80.0%,人文关怀各维度中,知识维度得分率最高,人文关怀能力次之(表1)。
表1 487 名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情况[分,M(P25,P75)]

2.3 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职称、第一学历、不同工作年限、职务、婚姻状况、家人与同事对护士关心程度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特征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比较(n=487)

2.3.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为应变量,将其转变为二分类变量,≥80 分为“1”,<80 分为“0”,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0 岁及以上、护师或主管护师、护士长或教学干事、家人对护士关心很多、同事对护士关心较多或很多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更佳(P<0.05)(表3)。
表3 人文关怀品质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示无数据
3 讨论
3.1 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率为80%,低于邵静等[14-18]分别对北京市精神科护士(86.36%)、肿瘤专科护士(86.20%)、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83.40%)、上海市5 所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81.63%)的调查结果,与任海妹等[19]对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80.19%)相似。提示深圳市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仍需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ICU护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医院危重症患者多集中在ICU 进行救治,ICU 抢救治疗工作繁重,护士不仅需要夯实理论知识、锻炼娴熟的急救技能,培养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还需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以便随时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ICU 护士高负荷的工作使其易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倦怠,导致ICU 护士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感等人文关怀方面的需求[18-20]。②ICU 护士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ICU 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护士更重视专业技术的提升,容易忽视患者的人文关怀;ICU 主要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护士可能会认为只有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才能使患者获益,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耐心沟通、主动关注患者感受等人文关怀措施无法使患者获益,甚至会延误患者的救治。ICU 护士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其选择优先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容易忽视患者的情感、心理等人文关怀需求。③我国对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文课程设置仍需完善;且缺乏有效的培训方法及系统的实践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21]。提示学校教育者、医院护理管理者需重视人文关怀培训,且课程设置应系统化,以提高护士文关怀知识品质。
3.2 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因素
3.2.1 年龄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性年龄是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相关因素,与苏伟才等[15-17]的研究一致。国外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亦增加[22]。分析其原因,护士的工作经验与阅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丰富,心性更加成熟。心性成熟的护士人生经历丰富,对患者的体察与感悟较深,与年轻护士相比,擅长换位思考,因此培养了较好的人文关怀感知能力。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学习人文关怀知识,将外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16]
3.2.2 职称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性 虽然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职称越高,人文关怀品质得分越高;在剔除混杂因素后的结果提示护师或主管护师具备更高的人文关怀品质,与多项研究结果不一致[14,17,18,23]。可能与各研究的调查年份、人群以及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Logistic 回归分析所纳入的自变量不同等有关。护师或主管护师多为近几年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近年来高校教育对人文关怀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在校期间接受过较系统的人文关怀培训;且护师或主管护师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了他们的人文关怀感知能力;因此在剔除混杂因素后,护师或主管护师群体的人文关怀品质更好。
3.2.3 职务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性 职务是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护士长、教学秘书的人文关品质得分高于普通护士。护士长承担科室的管理工作,与普通护士相比,会用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情感及心理需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了更敏锐的关怀感知和更积极、主动的关怀行动倾向[17]
3.2.4 家人与同事对护士的关心程度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家人或/和同事对护士较关心的护士群体人文关怀品质更好,与刘于皛等[17-19]研究结论一致。人文关怀品质可通过体验、感悟而逐渐获得;来自同事、亲人的关怀为个体提供了感恩、效仿、回报和向善等心理体验[17]。这种来自家人和同事的关怀,加强了护士对关怀的认识和感知,有利于人文关怀行为内化,从而影响个人行为,逐渐形成人文关怀品质。
综上所述,深圳市8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仍需提升。年龄、职称、职位、家人与同事的关心的是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相关因素。护理管理者需根据ICU 护理工作的特点、重症病人的人文关怀需求设置系统的人文关怀培训课程以及评价标准,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尤其关注重点人群的培训;加强对护士的关心,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以提高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参考文献]
[1]Meng M,Zhang X,Jiang A.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aring in the Chinese context:a grounded theory study[J].J Adv Nurs,2011,67(7):1523-1536.
[2]张秀伟.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及教育策略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3]寇红艳,段迎,唐小丽,等.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4):72-74.
[4]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ophize science and caring[M].Boston:Litte Brown and Comp,1979: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EB/OL].http://www.nhc.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EB/OL].http://www.nhc.gov.cn/yzygj/ylzcxx/201503/7bfe482ac571419e9e9019091 80d9916.shtml.
[7]Kang J,Yun S,Cho YS,et al.Post-intensive care unit depression among critical care survivor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Jpn J Nurs Sci,2020,17(2):e12299.
[8]Gravante F,Giannarelli D,Pucci A,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eliriu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n observational study[J].Nurs Crit Care,2020:1-10.
[9]Bulic D,Bennett M,Georgousopoulou EN,et al.Cognitive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elirium[J].Ann Intensive Care,2020,10(1):104.
[10]Liao KM,Ho CH,Lai CC,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Medicine(Baltimore),2020,99(23):e20514.
[11]Pandharipande PP,Girard TD,Ely EW.Long-term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critical illness[J].N Engl J Med,2014,370(2):185-186 .
[12]王石坤,蒋彩燕.人文关怀对ICU 综合征发生率影响的Meta 分析[J].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2019,7(2):5-11.
[13]刘于皛,姜安丽.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6):19-21.
[14]邵静,孙宏玉,刘晓,等.北京市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5):549-554.
[15]苏伟才,孟哲慧,徐璟.肿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24):4-6.
[16]徐玉兰,肖菲,刘义兰,等.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9):56-58.
[17]刘于皛,姜安丽.上海市部分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1-3.
[18]余飞,肖莎.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72-675,679.
[19]任海妹,任海静,邢博垚.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4):134-137.
[20]刘丽君,龚放华,王卫红.ICU 护士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24-26.
[21]陈睿,刘义兰.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49-1253.
[22]Ledesma CR.Relationship-based care:a new approach to caring[J].Nurs Manage,2011,42(4):40-43.
[23]汪池,汪莹闽.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5):75-78.
Investigation on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and related factors of ICU nurses in 8 class A general hospitals in Shenzhen
QIN Yu-ju PIAO Mei-ying
EICU,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on Shenzhen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5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of ICU nurses in 8 class A general hospitals in Shenzhen.Methods In April 2020,525 ICU nurses from 8 class A general hospitals in Shenzhe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WeChat platform.Results Among 525 ICU nurses,487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with effective recovery of 92.8%.The overall score rate of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was 80.0%.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urse scores among different ages,first education,working years,professional titles,positions,marital status,family or colleagues′ concern for nurses(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of nurses aged 30 and above,nurses or charge nurses,head nurses or teaching officers,family members and/or colleagues who cared more about nurses were better(P<0.05).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humanistic care of Shenzhen ICU nurses still needs improvement.The independen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e group include age,professional title,post,care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colleagues.
[Key words]Humanistic care quality;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Related factors;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8(b)-0218-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卫生)科技资助项目(南科研卫2018079 号)
[作者简介]秦玉菊(1981-),女,硕士,护士长,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
(收稿日期: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