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
刁冬秀1 陈青华2 刘玉华3
1.江西省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江西赣州 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消化感染科,江西赣州 341100;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赣州 341100
[摘要]目的 对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进行长途转运的60 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依照长途转运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研究组患者转运途中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长途转运中未采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运过程中孕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变化率、围生儿死亡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转运途中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率和围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干预对策有效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及胎儿长途转运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有效降低病情变化率,并且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转运成功率,为救治急危重症孕产妇提供更好的转运条件,从而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围生儿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急危重症孕产妇由于其病情复杂、凶险,一些接诊医院由于处置能力及设备有限,往往需转送至有条件的上级医院救治[1]。但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大,在车上产妇易出现乘车疲劳、晕车、焦虑、恐慌、进食等诸多不便,使产妇在救护车上较医院病房内而言,更易出现病情变化[2-3]。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因此,加强对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的探讨和相应对策意义重大,以后在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过程中大大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到一个地区医疗水平问题,更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4-6]。目前国内长途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方面无相关指南,规范性指导性著作少,所以探讨如何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意义重大[7]。基于此,本研究对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的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进行长途转运的60 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长途转运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中,年龄20~42 岁,平均(31.63±1.46)岁;孕龄20~42 周,平均(35.68±1.71)周;初产妇11 例,经产妇19 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对照组中,年龄20~43 岁,平均(31.61±1.51)岁,孕龄20~41 周,平均(35.65±1.68)周,初产妇10 例,经产妇20 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②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护理人员工作;②资料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根据常规的转运模式,进行出诊安排,不会将人员以及车辆进行固定,每次出诊的时候,根据产妇的病情准备针对性的物品,并且在转运过程之中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研究组出诊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妇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转运前准备工作。①运前充分的风险评估:从孕产妇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及转运时间六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转运的分级及所需配备的人员和装备,以实现资源优化、安全转运。关注产妇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产妇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产妇转运安全。②运前充分准备及预处理:第一,检查车上仪器设备性能情况。如有功能不在位的立即更换,确保途中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第二,统一氧气标准接口。第三,出发前除带常规急救设备及药品外,还要根据病情带好妇产科设备及药品。③加强出诊人员专业化知识和安全转运的教育:第一,派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强的医护人员出诊,驾驶员先检查车辆及熟悉路线,保证车辆正常运行,路线畅通。出诊护士对产妇进行二次评估,了解产妇病情状况危重情况,制定相应分级。第二,出诊护士在产妇转院前协调相关车辆就位情况与车载设备使用情况。第三,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日常指导教育,细节性的优化。第四,开放学习室与模型,每周统一进行模拟训练,查找相关不可见问题与需要优化的细节,积极压缩转运时间与整顿统一安全转运流程。第六,对医生配合流程校准。④规范转运制度,优化转运流程:对于急危重产妇,应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优先检查,保障转运时间得到缩短,并且制定危重产妇科学的转运流程,做好相应的转运突发事件进行预案,在转运之前确定相应的转运指征,例如是否携带关注的相关病例、检查单以及住院单,是否配备抢救药物与设备,选择直接以及安全的路线进行转运。(2)转运途中的对策:主要针对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因素,此因素为重中之重,急危重症孕产妇病情多变,常见有血压异常波动、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甚至心跳骤停、呼吸频率节律异常甚至呼吸骤停,子痫发作往往导致意识改变、烦躁、抽搐等,还有在车上分娩的,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变化,产科出血孕产妇需尽快给予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中心力衰竭的产妇给予扩张血管及强心利尿,妊娠高血压孕产妇需控制血压,防止子痫,一旦出现子痫需利尿、解痉降压、控制酸中毒,一旦抽搐需镇静、解痉降压控制抽搐,前置胎盘需加强宫缩,先兆早产需抑制宫缩,同时嘱司机快速平稳转运,给予产妇心理支持。产妇在进行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车速平稳,且防止出现颠簸等问题,在上下坡时候,产妇的头部应始终保持在高处端,避免产妇出现不适感。另外应注意产妇的保暖,对于不安、焦躁的产妇,应使用约束以及镇静,避免产妇出现坠落伤。在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足够的心理关怀,稳定产妇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途中的病情记录,例如产妇在途中的检测指标数值,以及意识活动状态,以及在治疗期间所检查的结果。(3)转运后快到达接收医院时:提前半小时打医院急诊科电话,做好接收准备,如有需要则走绿色通道直接送达科室,做好书面交接工作等。对于急危重患者,应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优先检查,保障转运时间得到缩短,并且制定危重患者科学的转运流程,做好相应的转运突发事件进行预案,在转运之前确定相应的转运指征,例如是否携带关注的相关病例、检查单以及住院单,是否配备抢救药物与设备,选择直接以及安全的路线进行转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途中病情变化率、转运成功率、围生儿死亡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①观察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子痫、先兆子痫以及胎盘早剥)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宫内发育迟缓)。②观察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途中病情变化率、转运成功率、围生儿死亡率。③观察两组急危重症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早产、流产、死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
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转运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途中病情变化率、转运成功率、新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转运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及风险,甚至危及母儿生命,目前进行转运过程中,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急危重孕产妇提供更加高效以及科学安全的流程,使急危重症孕产妇得到更好的救治,进一步提高转运救治以及转运工作效率,实现高效化、完善化以及规范化的护理措施,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8-10]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出现急性变化前,其各项生命体征都会有所变化,例如产妇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产科危重症由于发生较为突然,且产妇的病情变化速度快,极易导致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受到威胁。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其各方面临床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转运途中实施干预对策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中心医护人员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产妇安全的转运,加强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病情分析能力[11-13]。另外,还应加强医护驾多方位的合作,实行“头脑风暴”,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具有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产妇的监管。保障长途转运的安全性[14-15]。应注意产妇的保暖,对于不安、焦躁的产妇,应使用约束以及镇静,避免产妇出现坠落伤[16]。在转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产妇进行足够的心理关怀,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17]。孕产妇的专科医护人员,应对产妇进行评估,有预见性的准备针对性较强的急救物品,做好危重症产妇转运前以及转运中的预处理,对产妇的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不仅可以为产妇早期确诊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还可以及时发现产妇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在产妇病情出现急骤变化时,为抢救产妇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实现规范化、高效化以及科学化的救护措施。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做好转运途中的病情记录,例如产妇在转运途中的检测指标数值,以及意识活动状态,以及在治疗期间所检查的结果。对于转运过程中已临产的危重症孕产妇,在进行转运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胎心、宫缩甚至先露下降、宫口开大等产程的进展状态。若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问题,应采取停车急救处理。刘文彩等[18]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后期对急危重症产妇实施转运工作时,应做好转运前以及为转运中的预处理,其也是保障产妇与胎儿安全,降低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急危重症接诊医护需提前实施严格化、科学化的培训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应急能力,在实施急诊救护中,可以对产妇病情的改变进行分析以及判断,使用熟练地技能技巧,实施抢救以及相应护理措施。危重症孕产妇在实施转运过程中,是目前接诊以及抢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救治流程,健全的抢救措施,是保障产妇与胎儿安全,节省抢救时间,降低围生儿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转运途中实施干预对策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长途转运有重要作用,提高医护驾的安全意识,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同时也能及时控制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提高长途转运的效率及质量,有效降低转运途中病情变化率,并且进一步提高转运成功率,为救治急危重症孕产妇提供更安全的转运,从而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及胎儿的救治率,保障产妇与胎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小红.危重患者长途转运前流程优化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2):46-48.
[2]梁宁.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高危孕产妇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321.
[3]王晨.主动脉夹层病人长途转运中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134.
[4]班美琼.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呼吸道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45.
[5]陈数巧.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序贯性救治措施在其安全转运与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02-103,155.
[6]李素芹.呼吸道护理对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的价值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58.
[7]许秀艳.急性主动脉夹层长途安全转运的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65):352-353.
[8]周燕芬.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院际间长途转运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69,193.
[9]班美琼,陆莉金.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院际间长途转运中的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3):283-285.
[10]刘海涛,薛莹莹,刘敏霞,等.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长途转运途中护理问题分析[J].首都医药,2019,26(13):142.
[11]董庆祝.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2):5995-5997.
[12]黎美华.急救意识在长途转运患者过程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68,77.
[13]李曼,薛莹莹,叶璐.早产儿在长途转运中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07-108.
[14]栗慧娟.危重病人长途转运管道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8,16(20):2527-2528.
[15]瞿礼华,闻亚军,王娟.急诊高危孕产妇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197-198.
[16]黎建梅,林丽珊,庄炯宇.专职监管下链式转运流程对急危重症孕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165-167.
[17]何君梅,苏迅.高危产科患者空运后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11):87-89.
[18]刘文彩,王平凡,赵静,等.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再造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8):1093-1098.
To explore how to reduce th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risk of critical pregnant and critically ill women
DIAO Dong-xiu1 CHEN Qing-hua2 LIU Yu-hua3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Ganzhou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2.Department of Digestive Infection,Gan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100,China;3.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Gan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ng-distance transport in critically ill pregnant wome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e of 60 cases of critical and critical pregnant women in Ganzhou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20 for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ode of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took intervention measure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take intervention measures during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events,the rate of disease change,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and fetuses during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the two groups of acute and critically ill pregnant wome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rate of chang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mplementing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critical patients in maternal and fetal complications of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and adverse events,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ease rate of change,and further improve maternal transfer success rate of critical patients to treat the critical maternal provide better transport conditions,to further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critical patients maternal,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critical illness;Maternal;Long distance transhipment risk;Perinatal mortality;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8(b)-0145-04
[基金项目]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GZ2020ZSF 386)
(收稿日期: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