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重大毁损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郑金萍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骨二科,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50 例重大毁损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 例)与对照组(2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作用,且可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大毁损创伤;并发症;创面愈合
近年来,我国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所造成的重大毁损创伤患者数量不断增多[1]。且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大多存在病情不稳定、并发症较多、治疗控制效果差等特征,一般重大毁损创伤发生时,患者无任何思想准备,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且遭受到严重的躯体创伤,如若患者病情未及时处理,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对于重大毁损创伤,主要通过早期手术进行功能重建,并予以外形修复,但由于创面较大,部分患者创面愈合困难,且并发症较多[3-4]。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而预见性护理是通过总结以往的临床经验、疾病恢复过程,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预后进行预判,并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以改善预后。本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50 例重大毁损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0~50 岁,平均(34.56±2.78)岁;创伤病情:交通事故伤11 例,机器绞轧伤7 例,爆炸伤7 例;创伤部位:腹部4 例,腰背部9 例,四肢12例。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18~55 岁,平均(37.85±2.79)岁;创伤病情:交通事故伤13 例,机器绞轧伤6例,爆炸伤6 例;创伤部位:腹部2 例,腰背部10 例,四肢13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4 h 内进行治疗,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良好。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属于毁损创伤,且创面创缘不整,存在感染、坏死;②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与护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出标准:①合并严重肢体功能障碍;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存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感染;④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均对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并将医用泡沫敷料覆盖于创面,泡沫敷料内置有直径0.5 mm 的硅胶引流管,连接负压瓶,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均在清创后予以抗感染、抗凝、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护理内容如下。①预见性团队的成立:护士长作为团队队长,成员由护士人员组成,邀请骨干医生进行指导,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交流;对护士人员进行关于重大毁损创伤患者护理培训及考核,护理顺序为对患者外观进行预测、静脉通道的有序开放、生命体征的监测、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常规处理、术前手术室准备及入院安排;②病情动态评估预见性: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病情存在不稳定或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处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③手术室准备预见性:手术室本身存在工作密集性等特点,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物资缺乏的情况,因此对于手术室的物资准备需要充足,以起到有效防止重大毁损创伤患者病情持续恶化的作用。④针对患者因重大毁损创伤出现的恐惧、担忧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患者对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瘢痕对美观的影响,可向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缓解其对预后的担忧,并通过语言关怀、家庭支持等,为患者树立信心。⑤术后应注意将患者患肢尽量保持功能位,避免对引流管造成压迫,同时抬高患肢,用软枕固定,促进血液回流;可在创面皮肤处,使用透明透气性薄膜覆盖,观察负压吸引效果,并观察引流瓶内引流液颜色、引流量。⑥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营养丰富食物,以补充创面渗出所丢失的蛋白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血浆、白蛋白静脉滴注。⑦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股四头肌收缩、按摩患肢等,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及心理状态。①并发症情况:包括皮肤瘙痒、骨与肌腱外露变性坏死、感染。②创面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完全愈合以肉眼观察到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 记录术后1 周内的创面完全愈合例数、愈合率。③心理状态: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两项量表均为20项,总分各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分,±s)

3 讨论
重大毁损创伤患者本身病情较为严重,并存在高致残率、致死率,且患者在入院期间会出现休克或合并低氧血症的症状等,从而引发患者机体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致死亡。研究表明[5-6],重大毁损创伤患者通常存在多个脏器官损伤,且可能存在其他隐匿性损伤,在临床抢救中不易被发现。因此,在临床抢救时前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非常重要,并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可减少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近几年预见性护理被不断运用至各个科室,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病情评估,并做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预见性护理又称超前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其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分析与判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7-8]。本研究运用预见性护理于手术室中,能够对手术室的物质补充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对于重大毁损创伤患者物资及手术准备工作的充分准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SAS、SDS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创面愈合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能够主动对患者进行循环评估管理,按照前期制定的流程进行有序救治,缩短患者手术室中的抢救时间,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在预见性护理团队成立初期,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了科室中护理人员的救治意识,并建立起预见性护理机制,护理人员不再是被动听从医生的安排,而是可以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预见性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同时使护理人员动作更加敏捷,观察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9-10]。重大毁损创伤患者通常病情较为复杂,抢救过程中需要多个科室间互相配合进行联合会诊,因此需要各科室间的互相协作,发挥机体合作的能力[11-12]。同时护士人员做好有计划的互相协调,护士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整体性的护理服务,而非被动等待,因此该模式可提高护士的救治意识,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培养出动作敏捷、观察能力强、护理技能高的护士[13]。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恐惧、担忧等情绪,通过语言关怀、家庭支持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可为患者树立信心,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果[14-16]。同时通过放置透明薄膜,可观察到引流情况,并对引流液情况密切观察,可及时发现引流管阻塞、渗出液异常等情况,避免皮肤溃烂、软组织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7]。另外,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功能训练,可避免因手术或疼痛导致患者长期卧床,所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预见性护理的目的。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起到降低重大毁损创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作用,并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作用,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月英,陈珍珍,王建国.创伤性下肢截肢患者预见性护理问题与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2):270-272.
[2]董真真,沈欣,张雅,等.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抢救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0,27(3):334-337.
[3]刘芋兵,卢阳阳,林翔翔.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严重性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2):188-189.
[4]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5]冯瑞萍,占娟娟,隋莎莎.预见性护理在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55-57.
[6]钱会娟,郑清如,廖香梅,等.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6):17-22.
[7]曾丽芬,樊文娜,符琼月.预见性护理对骨创伤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57-58.
[8]余金蓉,彭洪梅.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8):868-870.
[9]李翠,卢传强,吉翠翠.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128-130.
[10]龙莹.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3):9-10.
[11]王威.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4):84-85.
[12]张名竹.ICU 重症创伤患者护理干预以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3):66-67.
[13]刘霞,杨芬,陈王丽,等.预见性护理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57-3359.
[14]万甜甜,陈金玲,史敬丽.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9(6):90-91.
[15]夏宇杰,罗佳.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并发黄疸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229-231.
[16]满亚.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创伤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5):797-799.
[17]张佩英,沈汀育,郑红云.标识护理配合预见性护理方案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302-1305.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complications and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amage
ZHENG Jin-p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Zhang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complications and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major trauma.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major damage and trauma admitted to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Zhang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edictive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und healing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amage and trauma,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wound healing, and can short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recovery.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Major trauma; Complications; Wound healing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6(a)-0261-04
[作者简介]郑金萍(1990-),女,研究方向:骨创伤
(收稿日期: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