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唐 宁 袁 萍 廖 燕 曾维香 郭晓玉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 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生存质量评定量表(COOP-WONCA)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BPRS、SDSS、SAFE、COOP-WON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视猜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DSS、SAFE、COOP-WONCA 评分低于护理前,研究组的SDSS、SAFE、COOP-WONC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疾病,从而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该理论值得推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
精神分裂症属于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行为等多个方面出现障碍,且该病病程较长,极易复发,在治疗该病时,多选择药物治疗,但患者在治疗期常伴有严重的负面情绪,即使在病愈后,面对社会歧视,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2]。积极心理学是通过促进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而帮助患者获得自我幸福的一种理论方法,将该理论方法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3-4],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各46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3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2.85±5.84)岁;病程1~8年,平均(4.52±0.55)年。研究组中,男21 例,女25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2.57±5.75)岁;病程1~8年,平均(4.55±0.7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年龄≥60 岁;②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者;②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③存在自杀、暴力、伤人等行为者;④不愿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入院后,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心理干预,对患者健康宣教,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改善患者对未来的信心。研究组在护理中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积极心理学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任本小组组长,选择科室内有5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5~8 名为小组成员,护士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积极心理学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理论技巧及护理理念,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特点,制定护理计划。②第一阶段(1~2 周):将患者集中一个地方,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认知,让患者了解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患者能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概念,重塑信心。③第二阶段(3~4周):帮助患者回忆身边发生的美好事情,让患者能感恩生活、珍惜生活,培养患者自我感恩情怀,在病房播放以感恩为主、生命价值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或其他音乐,组织患者探讨,帮助患者领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珍视生命,积极勇敢面对生活,力求实现自我价值。④第三阶段(5~6 周):在病房内播放有关亲情影视作品,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引导患者与家属间多多互动,可采取语言安慰、语言交流及亲密拥抱等方式增加彼此感情。⑤第四阶段(7~8 周):组织患者观看励志题材电影,鼓励患者能自我主动表达自身的生活期望,护士可在旁引导,共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采用BPRS[6]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共5 个条目: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视猜疑,患者的评分越高,患者的精神状况越严重。
1.3.2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生存质量评定量表(COOP-WONCA) ①SDS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7]。②SAFE:对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差[8]。③COOP-WONCA[9]: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为日常生活、生理适应性、健康变化、情感、整体健康等,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BPRS 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BP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BPRS 各项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视猜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SDSS、SAFE、COOP-WONCA 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DSS、SAFE、COOP-WON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DSS、SAFE、COOP-WONCA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DSS、SAFE、COOP-WONC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PR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DSS、SAFE、COOP-WONCA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最终目标在于精神康复,患者的精神康复后,临床症状减轻,从而改善自我的认知功能,但患者疾病恢复期,需面对社会歧视、亲属疏离等现象,极易导致焦虑、抑郁、自我效能降低等严重负面情绪,加之患者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导致社会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0-12]。传统的护理干预,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忽视远期的护理效果,导致收效不显著,患者的悲观情绪无法改善,严重影响康复效果[13-15]。积极心理学是以科学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原则作为理论基础,致力于提升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强化患者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注重患者个人情感功能的提升,激发患者的情绪调控主观能动性,让积极情绪影响机体,而提升个人幸福感,激发正能量,促进疾病的康复[16-18]
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前的BPRS、SDSS、SAFE、COOP-WON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评分低于护理前,但研究组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护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知识讲座、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护理中,让患者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提升自我价值,调节患者的情感舒适度,协调患者积极参与至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中,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19]。与马红英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帮助患者提升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自尊水平,帮助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但该文献指出,在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的同时,注意避免出现训斥性、命令性语言,多采取引导、激励等方法,提升患者的积极性与配合度。
综上所述,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疾病,从而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该理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进军,罗尧岳,虞建英,等.人文关怀病房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1):33-35,38.
[2]陈红,秦红叶.中医理论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与精神症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147-149.
[3]周波,高晓峰,金庞,等.精神康复联合饮食控制对长期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影响分析[J].中国医刊,2020,55(1):95-98.
[4]徐巧燕,应美艳,胡晓飘.自我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4):44-45.
[5]杨富平,郭巧莉.基于FOCUS-PDCA 程序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117-119.
[6]王晓静,郭娟娟.临床护理路径在伴兴奋激越症状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20,28(1):191-193.
[7]褚丽红,陈文琪,朱海燕,等.团体式多元化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与互动技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105-108.
[8]王云仙,姜杨,莫慧娟,等.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及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2):231-232,235.
[9]叶红梅.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8-9.
[10]单荣兰.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其用药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21-222.
[11]何慧燕,邓敏妍,黄影霞,等.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4):131-134.
[12]李玉华.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性行为、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6):4074-4077.
[13]梁永珍,韦东民,周芳珍.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9,14(6):748-750,747.
[14]吕立召,张娟,王娜,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6):607-610.
[15]李永.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社会技能的影响研究[J].系统医学,2019,4(22):181-184.
[16]黄春艳,刘燕,周雪梅.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1565-1566.
[17]齐晓燕,方喜玲,王静.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45-3347.
[18]磨丽莉,潘巧淑,周芳珍,等.运动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9,14(5):591-593.
[19]俞玮,杨振东,童捷,等.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8):1651-1654.
[20]马红英,王剑英,赵淑芹,等.基于时间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5):424-426,429.
Application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nursing care of seni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ANG Ning YUAN Ping LIAO Yan ZENG Wei-xiang GUO Xiao-yu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Yichu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nursing care of seni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2 elderly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6) and research group (n=46)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and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The brief psychiatric scale (BPRS), screening social disability scale (SDSS), social adaptation assessment scale (SAFE) and quality of life measuring scale (COOP-WONCA)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PRS, SDSS,SAFE, COOP-WON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lack of vitality, thinking disorder, activation, hostility and suspic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The SDSS, SAFE, COOP-WONCA scores after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the SDSS, SAFF, COOP-WONCA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in the nursing of seni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mprove the diseases, thus enhanc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This theory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Elderly schizophrenia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0)10(a)-0242-03
(收稿日期:2020-04-29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