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干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的效果
王岩岩 高 婕 刘 龑 吕昌亮 单亚男 孙乐乐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山东淄博 255036
[摘要]目的 探讨PDCA 循环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中的作用。方法 跟踪2016~2019年各年不合理医嘱,采用PDCA 循环管理方法发现不合理医嘱审核现状,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目标及措施并持续改进,2016年为实施干预前,2017年(第一轮干预)、2018年(第二轮干预)和2019年(第三轮干预)为实施干预后,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及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情况。结果 实施三轮干预后,第二轮、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高于第二轮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与干预前比较,部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升医嘱前置审核率,降低不合理医嘱类型比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PDCA;静脉用药调配;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改变了传统药物的分散配置,建立了医护和药师协调、沟通的桥梁,保证了用药的经济、安全、有效和无菌性。2012年11月,我院PIVAS 正式运行,而处方审核工作是PIVAS 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1]中指出药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处方前置性审核。PDCA 循环管理是控制管理过程和工作质量的有效管理工具,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分为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4 个阶段,既能解决医院、科室的整体问题,又能解决某一项具体问题[2]。本研究跟踪2016~2019年各年不合理医嘱,探讨PDCA 循环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跟踪2016~2019年各年不合理医嘱资料,其中2016年审核处方1008 367 张,不合理医嘱820 张,为实施干预前;2017年审核处方1005 278 张,不合理医嘱763 张,为第一轮干预;2018年审核处方1013 141张,不合理医嘱605 张,为第二轮干预;2019年审核处方1007 325 张,不合理医嘱462 张,为第三轮干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 版)》[3]、《新编药物学》(第17 版)[4]、《静配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5]、《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6]等分析不合理医嘱[7-8],验证PDCA 循环管理的有效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PDCA 循环管理方法
1.2.1 计划(P)阶段 现状分析:2016年(实施干预前)我院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低,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高,PIVAS 处方审核工作不能有效服务于临床,因此改善现状迫在眉睫。
原因分析:使用鱼骨图法分别对人、机、法、环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9],环境嘈杂,秩序混乱;制度不完善,监管不严,奖罚不明确;主动学习能力差,专业知识不足,执行力不足,与临床沟通欠佳;程序不完善,不合格处方不能有效拦截。
制订计划与目标:完善处方前置审核制度与工作流程;审方药师加强培训学习;加强与临床医生、护士的沟通交流;加强与信息科联系,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设定预期目标,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动态监测及综合分析,争取通过三轮PDCA 循环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升高为95.00%,不合理医嘱类型比率降低至0.03%。
1.2.2 实施(D)阶段 第一轮干预。①环境方面:创造安静、有序的环境。②制度方面:熟记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配,责任到人,审1 至审5 合理分配任务,由审1填写PIVAS 审方工作登记表。③专业方面:规范各类药品溶媒及用法用量;严格执行药学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全胃肠外营养(TPN)医嘱审核;规范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卡文1440 ml)、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9%)注射液(卡全1026 ml)可加药物量;加强审核含钾溶媒可再加钾量;规范审核各种规格溶媒可加入液体量;规范单加药品,如激素、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④人员方面:领导监督与个人自律相结合,科室每月进行药学及感染知识培训,同时培训处方审核基本知识及实践技能,对法律法规、电脑操作、超说明书用药等进行学习并考核。
第二轮干预。①完善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建立责任药师制度[10],完善排班制度,实行品管圈管理,提高医嘱前置审核率。②建立微信工作群:建立“每日一药”栏目,供个人学习。③加强责任药师与临床沟通:47 个科室分为4 组,4 名责任药师每周到临床调研,制作科室常用药物一览表发放至科室,同时及时反馈不合格医嘱,保证合理用药。④人员培训:药学人员分4 个层级4 个阶段培训[11],根据职称、工作年限进行培训及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制作4 个专业课件、3 个教学视频进行巩固掌握。
第三轮干预。①信息化管控:与信息科合作,自主研发处方审核干预系统;建立个人账号,进行批量审方;建立护士长微信群,对于问题医嘱邀请临床医生共同参与讨论,确定最终方案。②管理方面:继续实行品管圈管理,并采用SBAR 沟通模式[12]与临床沟通,S(现状):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如患者的姓名、床号、医嘱主要存在的问题;B(背景):对该类不合理医嘱分析,如溶媒选择不合理等;A(评估):对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归类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R(建议):按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修改医嘱,或者写超说明书用药申请书后进行配置。
1.2.3 检查(C)阶段 成立质控小组,每季度统计和分析前置审核处方率、各药品不合理医嘱及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定期对处方审核工作进行系统抽查和考核。
1.2.4 处理(A)阶段 总结上一轮的经验及时落实到位,并制订标准化,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定期组织质控小组对上一阶段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13]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PDCA 实施三轮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按药品分类):一般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肠外营养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适宜性审核分类):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剂量与用量不符、输入错误、配伍禁忌、给药频次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的变化情况[14-1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的比较
实施三轮干预后,第二轮、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高于第二轮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轮干预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实施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按药品分类)的比较
实施三轮干预后,第二轮、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中,抗菌药物、肠外营养、一般药物与第二轮干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均低于第二轮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中,抗菌药物、中药注射药剂、一般药物与第一轮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与第一轮干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一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的比较[n(%)]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第一轮干预比较,#P<0.05;与第二轮干预比较,P<0.05
2.3 实施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适宜性审核分类)的比较
实施三轮干预后,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中,剂量与用量不符、输入错误、配伍禁忌、给药频次不合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中,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重复用药与第二轮干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均低于第二轮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中,给药剂量不合理、剂量与用量不符、输入错误、配合禁忌、给药频次不合理、重复用药与第一轮干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均低于第一轮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轮干预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按药品分类)的比较[n(‰)]

 
与第一轮干预比较,#P<0.05;与第二轮干预比较,P<0.05
3 讨论
3.1 PDCA 循环管理对医嘱审核的影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17],医嘱审核是依托PIVAS 工作的核心环节,PDCA 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而全面的质量管理工具,在经过三轮PDCA 循环干预后,不合理医嘱前置审核率由64.39%升高至87.23%,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呈逐年明显减少,说明PDCA 循环管理用于处方审核工作是一种有效及可行的方法,一次PDCA 循环不一定能将不合理医嘱彻底消灭,可能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后方可见显著成效[18]。因此,应在PDCA 干预措施的制订及监督落实两方面不断探索。
3.2 责任药师在静配中心合理用药监管中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药师主要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调配药品方面,处方审核及与临床沟通方面的价值亦逐渐凸显出来[19]。在采用PDCA 循环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时,责任药师参与的工作主要是采用SBAR 沟通模式进行处方审核及临床调研,使医师和护士能更清楚地了解不合理用药的内容和依据,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使处方审核及合理用药更趋于规范化。
表3 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类型占比(适宜性审核分类)的比较[n(‰)]

 
与第一轮干预比较,#P<0.05;与第二轮干预比较,P<0.05
3.3 SBAR 沟通模式的应用
SBAR 沟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医疗各个领域,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能为医药护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并完成系统性的传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20]。药师审方发现采用SBAR 沟通模式后,沟通时间明显缩短,实现沟通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合理医嘱执行力明显提高,同样的不合理医嘱出现率也明显减少,提升了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PDCA 循环干预,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在下一轮中进行整改,这种模式可促使处方审核的规范性、合理性,不仅能降低医院药品消耗费用,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可充分调动药师参与处方审核工作的积极性,提升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PIVAS 处方审核工作进一步提高,也为临床上探索更多的合理用药干预途径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14 号)[S].北京,2018-06-29.
[2]张善存,熊飞,宋沛然.PDCA 循环法降低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漏审的应用研究[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6):186-189。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2010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72-965.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21-773.
[5]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2-454.
[6]张石革,崔嵘,袁英,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刘华,耿州,王晓兰,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分析和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94-97.
[8]赵森,周爱华,吴林林.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7),177-179.
[9]宋晓青,宋岐,张杰,等.品管圈在提高我院PIVAS 排药速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药房,2018,29(1):17-21.
[10]曾玉婷,车连容,廖定钦,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责任药师与临床联系制模式研究[J].海峡药学,2019,31(3):290-292.
[11]安卓玲,苏晔,张东肃,等.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实践[J].中国病案,2016,17(7):93-96.
[12]张凌.SBAR 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病人交接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42-47.
[13]郭冬梅.PDCA 循环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82-83.
[14]朱江华,李玲,汤卓红,等.PDCA 循环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4):561-564,568.
[15]马静,张璐,王牛民,等.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5,26(29):4148-4150.
[16]张凤怡,马红,王超璠,等.PDCA 循环管理在外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的成效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1):118-121,124.
[17]甘丽,何素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处方回顾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B):27-28.
[18]楚建杰,段佳林,窦芳,等.采用PDCA 循环管理方法规范我院神经外科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9,30(1):10-14.
[19]李超颖.SBAR 沟通模式对产妇满意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138-140.
[20]周丹丹.门诊药师处方审核情况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9,17(6):49-50.
Effect of PDCA in prescription audit of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WANG Yan-yan GAO Jie LIU Yan LYU Chang-liang SHAN Ya-nan SUN Le-le
Intravenous Drug Dispensation Center, Zibo Central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lan-do-check action (PDCA) in prescription auditing of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 Methods Tracked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from 2016 to 2019, the PDCA method was used to discover the status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so as to analyze the reason,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goals and measur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corresponding goales and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then to mak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2016 was before intervention, 2017 (the first round of intervention), 2018 (the second round of intervention) and 2019 (the third round of intervention) we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The pre-audit rate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rounds of intervention, the pre-audit rate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i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rounds of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re-audit rate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in the third round of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econd rou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audit rate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between the first round of intervention and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Th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in the third round of interven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econd round of intervention, som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s between the first round of intervention and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Conclusion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e-audit rate of medical orders,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types of medical orders,and then facilita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Key words] PDCA;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Unreasonable medical order; Pre-audit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0)10(a)-0167-04
[基金项目]山东省淄博市重点研发计划(2018kj010091)
[作者简介]王岩岩(1983-),女,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静脉用药医嘱审核和药事管理
通讯作者高婕(1972-),女,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静脉用药医嘱审核和药事管理
(收稿日期:2020-01-15 编辑:张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