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及应用成效
蒋常英 黄新武 王凤娟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ICU,广东东莞 523633
[摘要]目的探讨胶带+棉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ICU病房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病房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人”型固定导管连接座并交叉固定输液连接座的中心静脉管道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胶带+棉线的中心静脉管道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移位率、脱管率以及固定天数。结果 实验组的导管移位率、由固定不牢固导致脱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固定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胶带+棉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方法的牵固性明显优于“人”型固定导管连接座并交叉固定输液连接座中心静脉管道固定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应用成效
中心静脉导管作为ICU危重患者输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连接多个三通管和多条延长管、输液管,承受较大的重力牵拉,胶布及贴膜容易松脱,常常出现置管深度变化、敷料开胶等现象[1]。中心静脉置管发生非计划拔管,将严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进行,并给患者带来伤痛和经济损失[2]。为降低中心静脉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我院从2016年1月起改进管道固定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ICU病房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病房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22~92岁,平均(44.1±11.5)岁;静脉穿刺位置于锁骨下、股静脉。实验组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26~94岁,平均(45.2±12.1)岁;静脉穿刺位置于锁骨下、股静脉。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人”型固定导管连接座并交叉固定输液连接座的管道固定方法,首先,将5 cm×10 cm 3M弹力柔棉宽胶带剪成“人”型,用此来固定导管连接座,同时交叉固定输液连接座。
实验组使用胶带+棉线的管道固定方法,首先剪取 5 cm(格)×4(5)cm(格)弹力柔棉宽胶带,并于中间相距1格剪出2个小洞[3],剪取1条15 cm长的棉线或扁带,将棉线或扁带穿在胶带中间,把穿有扁带的胶带无张力贴在导管连接座的下方,将胶带压紧,在胶带固定完善后,应用扁带在输液导管端选择主腔或侧腔导管打结的方式将管道系紧、固定住。为按时更换,可在胶带上记录具体的更换日期,通常情况下7 d更换1次[4],如有松脱、卷边的情况发生,则需即时更换。更换方法:揭除胶带,75%乙醇清洁皮肤,待干后改换部位粘贴胶带。制作效果图见图1。两组患者所采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均来自佛山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艾贝尔双腔、三腔静脉导管。导管固定材料:3M透明敷料型号为1626W 10 cm×12 cm,3M弹性柔棉宽胶带2733-50。

 
图1 胶带+棉线管道固定法示意图
1.3 实验组导管固定注意事项
①胶带中间剪的2个小洞刚能穿过小棉线或扁带,洞距约1小格,避免过大,胶带有弹力,牵拉时会拉长,过长会增加导管活动度。②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将外露管道放置成“C”型、“U”型或“S”型,贴3M敷料前将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座摆放在锁骨中线上稍偏向肩关节部位,可避免胶带粘贴在肩关节或上臂上端,避免肩关节活动时引致导管活动牵拉、折弯[5-6]。粘贴胶带前尽量将患者上肢外展活动肩关节,观察导管是否牵拉、弯曲现象,如无牵拉现象再粘贴胶带。③导管连接座放在胶带上,无接触皮肤、避免皮肤受压。④胶带常规7 d更换,如胶带有松脱、卷边、有污迹随时更换。
1.4 贴透明敷贴的方法
①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成功后,将蝶形夹固定于穿刺点外的导管上,穿丝线通过蝶形夹两侧的小孔缝合于皮肤,待皮肤上的消毒液干燥后,将外露管道放置成“C”型、“U”型或“S”型。 ②塑形固定:透明敷贴的中央对准穿刺点,无张力放置贴膜,从中央开始塑形固定,排尽贴膜下的空气,导管部分全部置入贴膜下,导管连接座外露[7]。③去除贴膜外边框:塑形固定完毕后,边撕贴膜边框边按压贴膜边缘,在胶布上记录换药日期和时间。④贴上管道标识,注明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型号、置入深度。⑤每周1次更换敷料,若局部有渗出或敷料开边随时更换[8]
1.5 观察指标
每天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做到尽早拔管;评估记录穿刺口及周围皮肤是否异常,粘贴胶带是否松脱、卷边、有污迹,粘贴胶带部位皮肤情况,记录更换胶带时间;观察导管置入或外露长度、是否固定牢固、记录导管异位和脱出状况,导管脱出皮肤处刻度发生改变,<2 cm判断为移位,导管脱出皮肤处刻度发生改变,>3 cm的变化判定为脱落,导致导管不能继续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记录是否约束、药物镇静。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导管移位率、固定不牢固导致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固定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导管移位及脱管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静脉导管因具备一系列的临床应用优点(如输液种类多、保留时间长、可及时抢救休克以及创伤等急性循环衰竭病患)而被广泛应用于ICU病房中,应用静脉导管可有效降低对病患外周血管的损害率,而且能够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具体临床方案[9-11]。导管移位指的是导管位置移动>0.5 cm,但功能未完全丧失;导管脱出则是导管意外移动或脱掉,致使导管不能继续使用。固定不当是致使导管腾出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固定极为重要。非计划拔管是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将插管拔除情况,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情况。中心静脉置管一旦出现非计划拔管问题则会对病患的治疗以及抢救效果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为病患带来极大的伤害[12]。本院为防止中心静脉管道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出现并于2016年1月对相关管道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导管移位率、由固定不牢固导致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固定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
采用胶带+棉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固定稳妥、美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同时对清醒患者进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认知,积极配合护士做好导管的维护,使导管固定稳妥,患者舒适感提升[13-15]。ICU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效果会造成严重影响。
综合上述,通过改善管道固定方法,合理给予患者适当约束,强化培训效果,能极大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另外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经验以及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度都会对不良事件的产生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少珠,於雪英,刘燕飞.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89-2290.
[2]范丽,彭皓,耿君.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7,(7):150-152.
[3]许贤荣,马逊,王蓉花,等.血液透析管路和颈内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新固定方法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7,45(6):869-871.
[4]孙启明,朱正玲,张丽.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固定方法的改进[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82-1583.
[5]南细林.改良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130-131.
[6]陈少珍,冯黎,陈利芬,等.免缝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28):3574-3575.
[7]潘妹子.改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249-251.
[8]魏清兰,于国东,梁敏安,等.锁骨下静脉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5):150-151.
[9]欧阳菲,王瑞兰,牛秀娟.改良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7):60-61.
[10]黄茶英,姚琳.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3):103-104.
[11]刘姝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300-301.
[12]赵振华,李建云,黄一丹,等.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55-56,59.
[13]林娟,钟既宁,陈丽,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804-2806.
[14]宗永忠,陈立萍,徐晓霞,等.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比较分析及改进策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132-2134.
[15]吴睿,周少龙,杨海燕,等.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2(10):2455-2457.
Fix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efficacy of improvement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ICU patients
JIANG Chang-yingHUANG Xin-wu WANG Feng-juan
Intensive Care Unit,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6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dhesive tape and cotton on fix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patients.Methods From July 2014 to December 2015,120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ICU ward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120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ICU ward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fixation of fixed catheter connector of “Ren” type in a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ross-fixed infusion connector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adhesive tape and cotton thread for fix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as adopted.The catheter displacement rate,tube detached rate and fixed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ate of catheter displace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tube detached due to unstable fix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fixed time was longer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dhesive tape+cotto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fixation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y fixed catheter connector of “Ren” type in a Chinese character with cross-fixed infusion connector,which has a clinical valu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Fixation;Application efficacy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5(b)-0145-03
[基金项目]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一般项目(2016 105101272)
(收稿日期:2017-11-20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