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卢雪珍 黄 琼 唐冬花 曾文娟
广东省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男三区,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出院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顺序单双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出院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科出院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NOSIE评分、NORS评分、MR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R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冲动行为抑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R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出院后精神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够使其在出院后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坚持治疗,减少复发,提升康复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病;冲动行为
精神疾病是一种表现在行为、心理上的紊乱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残率较高,同时也是一类慢性迁延性疾病。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需要长期住院,因此其对社会功能有着明显的消极影响。由于住院期间,患者的正常生活模式、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导致长期住院的患者患上“住院综合征”,而护理干预能对于这类患者起到有效的作用。为使患者在出院后能维持治疗,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达到减少复发、提高康复质量的目标,本研究选取我院出院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出院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顺序单双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3~60岁,平均(33±11.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6.3±0.5)年;病情:癫痫性精神障碍24例,躁狂症27例,精神分裂症37例,精神发育迟滞12例。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1~68岁,平均(31±12.4)岁;病程1~12年,平均(6.3±0.5)年,病情:癫痫性精神障碍23例,躁狂症29例,精神分裂症33例,精神发育迟滞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精神科治疗与护理方法以及常规的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告知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生活能力训练、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治疗与护理方法以及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组建护理工作组 护理工作组组员由具有较高的精神科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相关的医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以及责任护士组成。
1.2.2 编写护理干预措施和康复指导内容 内容包括精神卫生知识(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病情复发的征兆);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与维持治疗时间;如何预防复发;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1.2.3 建立出院患者信息登记卡 将纳入护理干预的精神病患者资料整理建档,患者信息登记卡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经济来源、家庭住址、诊断、用药名称和剂量、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护理工作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社会背景,利用这些信息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并争取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1.2.4 定期复查 监督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定期复诊。
1.2.5 指导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工作能力的恢复 通过电话回访和定期上门访视,于患者出院后的第1、3、6、12个月进行回访,持续时间为1年。具体的指导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指导、服药指导、社会功能恢复指导以及心理咨询和安全指导。①日常生活指导:主要是对患者的个人生活指导,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②饮食习惯指导:避兔暴饮暴食或不食少食等习惯,要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的食物,要通过运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2]。③睡眠习惯指导:确保患者的睡眠环境干净整洁、安全,避兔睡前兴奋活动或饮用浓茶等兴奋性的食物饮料,通过适量的运动促进睡眠[3]。④服药指导:患者出院时,嘱咐家属药物由专人保管,让患者按医嘱、按时服药,教会家属如何观察药物副反应及病情复发的征兆,及时掌握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效果,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让患者达到接受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4]。⑤社会功能恢复及心理指导: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鼓励和交流,促进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为患者提供较好的环境,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安抚或者用药来减少患者的病情复发[5]
1.2.6 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指导 防止患者因为病情反复伤害他人或者自伤、自杀等行为,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整洁。
1.2.7 及时总结经验 建立工作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工作会议,总结护理经验。
1.3 效果评定[6-9]
采用精神护理观察(NORS)量表对患者的冲动行为因子进行评分。NORS量表中的“激惹因子”项目中有六个小项(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烦、拒绝做日常事务、易激动发牢骚、容易冒火)与患者的冲动行为有关,评分中每个小项为0~4分,共分为五个等级,按等级来确定每个小项的分数,总分值≥10分的患者为有冲动行为倾向。于干预前后采用自拟调查表统计两组各类症状的发生率,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护理干预效果,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康复状态用量表(MRSS)进行整体的康复状态评分。MRSS量表依据患者的依赖性、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症状及病态行为表现分为4个部分,共28个项目,用(0~7)8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NOR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R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冲动行为抑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NORS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MR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S评分的比较(分,±s)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受到高度紧张和高压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地增长。我国目前的精神病院的设施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难以满足患者长期住院的需求,而且慢性精神病患者不适宜长期住院治疗,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出院后精神病患者病情。精神病的病程长且易复发,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但由于很多病人都转入到慢性疾病过程中,需要结合医院治疗和出院后针对性地护理恢复。针对性护理干预延续了出院后精神病护理工作,能够处理患者出院后潜在的护理问题,通过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对患者的生活进行指导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促进患者的康复[10-13]。针对性护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治疗的重要条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出院后精神病患者尽快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对患者的身心起到安抚作用[14]。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合理的针对性干预,让患者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矛盾点,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对文化程度、心理问题相似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有效地解决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强化医患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抑郁、焦虑、悲伤的情绪,提升其自信心和正视疾病的能力;重视培养患者按时休息、定期洗漱、搞好个人卫生及整理床铺的习惯,减少其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精神卫生针对性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定期向患者讲授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配合治疗方案[15]。护患沟通可使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调动其主动服药的积极性,从而积极配合及遵从治疗,确保治疗效果[16]。客观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后期工作加以改善,而主观方面的因素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加以解决[17]。本次研究将针对性心理干预应用到出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以人性化管理为工作原则,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赢得患者的信任,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中,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R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冲动行为抑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MR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抑制精神病患者的冲动行为,降低精神病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风险,减少复发,提升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桂花.精神分裂症78例冲动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344-345.
[2]谢荣仙,吴金花,谢素芳.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602-603.
[3]黄慧玲.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63-464.
[4]张志玲,范明秀.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防范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47-548.
[5]周玲.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135-136.
[6]郭建设,万晓玮.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3):278-279.
[7]王雪娣.人文关怀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5):444-446.
[8]曹志良,谢慧玲,张程赪.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 (6):513-515.
[9]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9-298.
[10]郑兰,李家磊,马婷婷.系统性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 (4):338-339,379.
[11]张明国.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4-217.
[12]刘保芹,王彦.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浅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6):651.
[13]李丽珠,郝伟平,,国萍.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1):72-73.
[14]项玉涛,李文咏,翁咏振,等.“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 (10):707.
[15]曾丽苹.精神病学科的发展趋势及设想[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6-10.
[16]马丹英,常向东.慢性精神病患者康复技能训练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39-640.
[17]尚正君,姜长青,佘永军.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6-18.
ImPa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effects of PsychoPath after discharge
LU Xue-zhen HUANG Qiong TANG Dong-hua ZENG Wen-juan
Retired Veterans Hospita1 Ma1e Ares of Huizh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1ore the impa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effects of psychopath after discharge.Methods 200 discharged psychopath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of our hospita1 were se1ected as study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odd or even number of discharged order.Odd numbers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even numbers was divided into contro1 group,and each group was 10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1 group were given psychiatric routine nursing after discharge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psychiatric routine nursing after discharge.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the NOSIE,NORS,MRSS in two groups were eva1uated and count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NO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ower than that of contro1 group,impu1sive behavior inhibition situation was obviou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1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NOSI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1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MRSS was 1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1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Using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sychopath after discharge can make patients get good home care after discharge,persistent treatment,reduce recurrence and enhance recovery effects.It has actua1 app1ication va1ue and is worth to popu1arize.
[Key words]Psycho1ogica1 nursing;Psychopath;Impu1sive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5(b)-0174-04
(收稿日期:2016-03-23本文编辑:顾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