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地市级医院创建无痛舒适病房中的应用
钟 灵  黄桂桂  刘理萍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儿科,江西新余 338025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地市级医院创建无痛舒适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无痛病房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术前1天,术后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在地市级医院创建无痛舒适病房中应用是成功有效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无痛舒适病房;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服务主要体现在对患者个体化差异的尊重。保护患者个人隐私权,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性需求,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关怀。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疼痛反应[1-3]。疼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镇痛是临床护理的首要任务[4-5]。笔者在骨科病房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疼痛评估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观察组:男54例,女26例;年龄18~68岁,平均(37.5±3.6)岁。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19~65岁,平均(36.8±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观察组
在围术期采用无痛病房的个性化护理模式。
1.2.1.1组织骨科医务人员学习培训,熟悉疼痛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评估方法,转变关于疼痛及止痛药使用的不正确观念。制作无痛病房宣传栏、宣传册等。
1.2.1.2制订无痛病房的工作原则和流程,建立疼痛评估体系,制订疼痛护理单,对疼痛进行规范化的管理。①确定疼痛评估方式:量表主要使用“数字等级定量表”,对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如儿童(3~5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者,运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评估,评估使用评估尺。②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疼痛评估的结果和疼痛治疗的措施等记录在疼痛评估护理单中。在疼痛治疗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订疼痛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③疼痛评估流程[3-5]:患者人院后由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首次疼痛评估,有疼痛的患者建立疼痛护理单。疼痛评分1~3分的患者每天评估1次;疼痛评分4~6分的患者每天评估3次;疼痛评分>6分的患者每4小时进行评估一次;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需要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护士进行追踪评估,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6分。另外,护士可根据患者的衣食起居习惯、宗教信仰、兴趣爱好等制订相应的个性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达成一致后再执行。讨论患者的病情时和护理计划时,应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之前,都要给患者以明确详细的解释,对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予以保密。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
主要使用“数字等级定量表”和“五指法”进行疼痛评估;对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如儿童(3~5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运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2分为轻微疼痛,3~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8分为重度疼痛,9~10为剧烈疼痛[3-4]
1.3.2疼痛控制满意度
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由护士进行疼痛控制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士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发出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人院时、手术当天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术后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分,±s)

2.2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77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中有49例满意,3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61.2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的比较[n(%)]

2.3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因疼痛而拒绝手术。观察组患者均能在术后24 h内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有52例(65.00%)在术后24 h内开始主动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无对医务人员不满意,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有1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3.7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比较[n(%)]

3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列为第五大生命特征。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6-7]。急性疼痛主要是由手术因素、体内组织损伤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持续一般较短;慢性疼痛在原发疾病和组织损伤愈合后存在,持续时间通常较长[8-9]。术后疼痛指的是术后机体修复过程中发生的疼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及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服务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10-11]
对于术后疼痛,癌症性疼痛的治疗,提倡超前镇痛;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提倡多种方式联合镇痛: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促进镇痛的作用协同或者相加;提倡个体化镇痛:不同的患者由于体质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对于疼痛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镇痛方法应因人而异[12-13]。个体化镇痛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10,12]。本研究显示,在术前1天,术后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14-1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在地市级医院创建无痛舒适病房中应用是成功有效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丽莉,王峻,廖鹏,等.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7-1478.
[2]戴雪梅,李欣.关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法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56-157.
[3]李虹彦,殷新,刘涛,等.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24-826.
[4]Xu J,Brennan TJ.Comparison of skin incision vs.skin p1us deeptissue incision on ongoing painandspontaneousactivity in dorsa1 horn neurons[J].Pain,2009,144(3):329-339.
[5]朱炜.创建无痛舒适护理病房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36-37.
[6]潘春玲,袁云,郑友贞.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观察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51-52.
[7]梁晓华.癌痛镇痛药物的规范应用[J].上海医药,2011,32 (12):585-588.
[8]祝燕琴.舒适护理对减轻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水平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84-85.
[9]张会东,于松杨,王晓东,等.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7):172-175.
[10]唐钰,刘珊珊,谢红艳.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19):52-53.
[11]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7-28.
[12]童莺歌,叶志弘.浙江省4家三级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0,9(9):747-750.[13]汪晖,徐蓉,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11):8-10.
[14]刘燕.自控镇痛模式术后镇痛治疗的利弊[J].医学综述,2010,16(11):1728-1730.
[15]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0-91.
Study of Personal nursing in municiPal hosPital establishment Painless and comfortable wards
ZHONG Ling HUANG Gui-gui LIU Li-ping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Orthopedics Pediatrics,Xinyu Peop1e′s Hospita1 in Jiangxi Province,Xinyu 3380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1ication effect of persona1 nursing in municipa1 hospita1 estab1ishment pain1ess and comfortab1e wards.Methods 160 1ower 1imb fracture patients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of our hospita1 were se1ected as study group.Patients were random1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n=80)and contro1 group(n=80).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sona1 nursing mode during perioperative.Patients in contro1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during perioperative.Pain scor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pain nursing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1 day before operation,1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3 days after operation,the pain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 1ower than contro1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The satisfaction to pain nursing and medica1 staff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1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using of persona1 nursing in municipa1 hospita1 estab1ishment pain1ess and comfortab1e wards is successfu1 and with high satisfaction.It is worth to popu1arize in c1inica1.
[Key words]Persona1 nursing;Pain1ess and comfortab1e wards;Satisfaction
收稿日期:(2015-11-26本文编辑:卫轲)
[基金项目]江西省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309083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2(b)-01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