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欢迎您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    本刊简介     |    期刊荣誉     |    编采团队     |    会务培训     |    理事单位     |    下载专区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中国当代医药网
中国当代医药
更多>>
  刊物资质
  征订启事
  征稿启事
  杂志社介绍
  广告启事
更多>>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编委/审稿专家申请登记表
本刊非研究类论文写作模板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业界关注

百芝堂方庭:科技赋能,以数智文明重译千年医典

百芝堂方庭:科技赋能,以数智文明重译千年医典

来源:改革网 作者:明慧

    阳春三月,江西南昌古城烟雨如诗,春意融融。在艾溪湖畔的百芝堂中医药集团会议室里,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方庭,激情充沛地向坐满了整个会议室的记者诠释着他的“数智中医”理想。 这是“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记者采访调研团南昌站的活动场景。在这里,参加活动的记者们了解到了一个与传统医院医疗理念迥异的医疗模式。身为百芝堂中医药集团董事长的方庭,这位从互联网商业运营者跨界而来的中医药事业的创新者,胸怀“以数智文明重译千年医典”的宏伟理想,率领他的同事们,正信心百倍地借助数智化时代的技术和机遇,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传统中医药生态……

    跨界觉醒:从互联网老兵到中医追梦人

    “我想先讲一下我个人的经历。因为我们现在这个集团的发展,跟我的一些个人经验是分不开的。”随后,记者就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5年,方庭正式进入互联网行业,成为雅虎南昌代理商;2007年成为阿里巴巴江西省服务商,带领团队帮助5000余家各类企业“触网”,创造过“单日万单”的销售奇迹。方庭说,这段经历让他敏锐地认识到了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之后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后,方庭话锋一转谈到了他的家世。他说,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方庭的外公、外婆追随方志敏参加革命,后来成为新四军的随军军医。他的两个舅舅也都是医生。童年时期,方庭常住外婆家里。他不但日日耳闻先辈们浴血敌后的英雄事迹,还经常目睹外婆用草药救治乡邻的温暖场景。虽然没有专职学医,但方庭整天跟着外婆和舅舅们耳濡目染,心中早就潜移默化地埋下了中医药的“种子”。

(方庭接受记者采访)

    幼时从外公外婆那里继承过来的对于中医药的深厚情感,让他平时就对一切与中医药相关的信息非常敏感。前些年,一些有关中医药产业日渐式微的数据深深地刺痛了他。一番考察了解后他认为:“不是中医中药不好,而是传统模式无法适应现代人的就医需求。”多年来在互联网商业环境中历练,不仅让方庭积累了商业智慧,更让他深刻理解到:“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打破信息不对称,而中医药行业最大的痛点,正是自己把自己圉困于信息孤岛。”

    2015年7月和9月,国务院接连发布两项与医疗改革密切相关的文件,即《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此后不久的2015年12月7日,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横空出世!早已形成一种习惯性的“互联网思维”的方庭,了解到这些政策信息和行业信息之后立即意识到:“中医药需要一场互联网革命,患者的就医模式同样需要一场互联网革命!”

    行业认知是一回事,经营上的闪转腾挪是另一回事。尽管方庭敏锐地觉察到,就商业逻辑而言,互联网医疗将是一个前景无限的“风口”,但贸然转型,从电商改行去做互联网医疗板块的经营业务,这在方庭的商业版图中,无异于“翻天覆地”般的颠覆之举。因此,他举棋待落,慎之又慎,为此调研、考察、分析、观摩了整整5年……

    5年之后,一切商业逻辑、文化逻辑的“关节”全部打通的方庭,于2020年下半年毅然转场!当年10月,他创办了江西百芝堂中医药集团;11月,成立了江西百芝堂智慧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专注智慧中药铺子的建设,同时还成立了百芝堂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12月,成立了南昌百芝堂医院、江西百芝堂教育基金会、江西泥土公社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21年1月,成立江西百芝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百芝堂中医调理馆;5月,百芝堂-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上线;6月,百芝堂中医药集团与华润三九开始合作,共建百芝堂智慧中药房;7月,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与百芝堂中医药集团在病种研究、科室共建、院内制剂、药物临床、专家服务等多方面建立战略合作……

    ——这场从互联网老兵到中医追梦人的“华丽转身”,一俟开始,就风驰电掣,迅疾如风;方庭构建互联网医疗版图的一项项措施,迅捷得让人目不暇接!

    破局之道:在古方智慧中找到战略突破“点位”

    再宏大的战略规划,都需要从一个“点”去突破,然后才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展开。明末清初江南圣医喻嘉言的“消渴论”,就成了方庭构建互联网医疗宏图而率先突破的那个“点”。

    关于喻嘉言,方庭小时候就听外婆、舅舅们提到过,不过儿时听来的消息,只是一些很恍惚的印象而已。成年之后四处奔波的路途中,他才从不同的渠道得知了这个400多年前的医者更多的信息——喻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建立三纲学说;创立千古名方“清燥救肺汤”;建立世界第一所中医国医学堂;撰写《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合称“喻氏三书”,被世界各国医学界所推崇。喻嘉言是首个将佛理、禅理、道理、医理融为一体,提出大悲若隐哲学观念的古代医学家;他重整《伤寒论》,将错简、遗漏的《伤寒论》重新整理、撰写;提出“秋燥论”,对世界医学的影响与贡献巨大,被世人尊称为“江南圣医”。

    而且,一个偶然的机缘,方庭又结识了喻嘉言的16代传人喻小勇。从喻小勇那里他了解到,喻嘉言在1658年成书的《医门法律》之第六卷“消渴论”中,详细记载了其对治疗糖尿病的独到见解。在那之前的历代医家,多认为消渴症的病机在于阴虚燥热,而喻嘉言经过实践考究后则认为,消渴之患“源于气虚”“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强调治疗糖尿病要注重脾胃、五脏同调。喻小勇认为,先祖喻嘉言的这一见解,为后世医家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论治方向和临床思路。

    喻嘉言的这些医学思想,让方庭和喻小勇找到了联手协作的理论基础,也让百芝堂中医诊疗的战略版图,有了一个全新突破的“点位”。

    基于喻嘉言的医学思想和喻小勇的医学实践,方庭在百芝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上,糅合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战略规划:整合百芝堂旗下的医院、药铺、煎药中心等资源,用互联网技术重构中医药服务流程,重构医疗服务新场景。

    方庭的这个决定在当时饱受质疑,但方庭坚信:“互联网技术绝不会颠覆中医药,只会让千年中医智慧重新焕发应有的光华!”

    喻小勇加入百芝堂之后,与多位名老中医组建了专研团队,以喻嘉言留下来的古方为基础,创造性地推出了针对糖尿病的“白鲨目标调理”体系。

    三屏互动:构建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新场景

    在喻嘉言学术思想和喻小勇的“白鲨目标调理”体系的医理基础上,方庭将互联网技术、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融入了古老中医的疗疾程序中,通过三重机制实现患者血糖稳态。一是古方新用,二是精准辨证,三是全程管理。

(中央主流媒体采访调研团在“百芝堂”采访调研)

    于是,以“白鲨目标调理”体系为基础,以糖尿病这一单病种治疗为突破口,方庭的“百芝堂”团队倾全力开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便成了“百芝堂互联网医院”的主要医事服务“场”。在这个“场”上,医生和患者通过“三屏互动”的模式,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

    具体而言,所谓“三屏”,即医生屏、患者屏和管理屏。其中,医生屏的AI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在接诊医生那里自动生成古籍治法与现代方案,并经医生审阅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加减处方后,用于临床治疗;患者屏,则是5G智能设备实时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如血糖超标,则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提醒患者就医;管理屏,则是在AI技术下,自动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全流程就诊、治疗数据,以供医政、药监部门随时调取核查……

    自2020年至今,方庭领衔开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的医疗服务,已触达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累计服务了百万以上慢病患者。在这些信息化、数智化的技术主导下,喻小勇的“白鲨目标调理”,让古方智慧应用于当代临床医学实践;方庭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则让古方智慧在数智化场景下获得“重生”!这种奇妙的组合,让当年那个“互联网老兵”的互联网思维,在医疗服务领域,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

    方庭说,中医药在当代之所以被很多人诟病,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药的质量问题,而中药质量也的确是疗效的生命线。为了保障“百芝堂”采购的中药材质量,方庭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数智化技术,构建了一个中医药的智慧化产业链,实现了中医药从田间到舌尖的质量革命,构建了“三链合一”的智慧化产业链:一是溯源链,用数据库记录“百芝堂”设立的83个药材基地的300余项数据,从中药材的源头产地开始,与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的“道地药材”的质量理念形成互文;二是生产链:利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溶出率提升40%;他们建立的智慧煎药中心,实现了“传统时辰理论+现代温控技术”的完美融合;三是服务链:“百芝堂”开发的AI系统自动关联《医门法律》等300余部典籍,在接诊医生的调控下,生成中西医结合方案,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获益。方庭说,“三链合一”的架构,获得了很多患者的信任,2024年,“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上,患者的复诊率达到了65%。

    无论古今、无论中西,就医疗服务而言,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疗效的。也只有疗效,才能说明一切。在这一点上,方庭的互联网思维仍然离不开数据,而数据也最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百芝堂互联网医院”的病案数据库里,更是数不胜数。方庭说,现在不知道有多少患者朋友,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来到南昌,找到百芝堂,找到接诊他们的医生,送锦旗,送谢词,送上他们对“百芝堂”的真挚谢意。

    文化传承:让中医智慧在数智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2年3月,百芝堂医院与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深化合作,共建乳腺病专科;5月,百芝堂医院成为江西省乳腺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并与江西乳腺专科医院共建“医联体”;8月,百芝堂互联网医院(成都)有限公司成立;2023年1月,获得成都双流百芝堂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3月,百芝堂慢病调理医联体项目启动;10月,与IBM启动“AI中医大脑”建设;2024年2月,“百芝堂”发起并承办首届数智中医发展大会,“国家级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国际研究中心·互联网诊疗平台”落户百芝堂互联网医院;4月,人社部能建中心职业培训项目·医疗辅助护理员(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落户百芝堂;6月,百芝堂向江西中医药大学捐赠“百芝堂”奖教金;2025年2月,“百芝堂”获得“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荣誉……

    “您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就从无到有,把一家全新的中医药集团做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并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您认为这算是成功了吗?”浏览着集团公司的“大事记”,记者问。

    方庭谦逊地笑了笑表示:“离我理想中的‘成功’,差得远呢。”在这些年的思考中,他对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情有独钟。“我听说过过去老中药坊经常出现的一副对联:‘但愿世上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这是古代先贤的职业情操,更是他们的美好理想;所以,纵观世界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只有我们的中医学才会萌生‘上工治未病’的哲学思想。这些年,我在传统中医典籍中闪耀的中医思想的熏陶下,逐渐萌生了属于我自己的理想,我希望中医药的各种保健方法能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更希望我们的中医智慧能够早一天惠及世界……”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方庭麾下的“百芝堂”团队,找到了传统智慧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开发药膳与本草饮,他们将中医的“药食同源”理念,转化为惯常的消费场景,推出“本草饮”和“养生药膳”系列产品,通过抖音、美团等平台触达年轻消费者,让中医药从苦口良药变为时尚饮品。

    方庭认为:“‘百芝堂’不能仅仅输出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向全社会分享中医的健康哲学。”

    为此,方庭将商业的经营哲学融合中医的东方智慧,形成了他的诸多现代管理理念:比如,他在“百芝堂”团队内倡导的“三心文化”——初心:传承中医药;匠心:追求服务的极致;仁心:患者至上。他归纳的“数智三纲”(数据驱动、用户导向、生态协同)以及“双轮驱动”(传统诊疗与现代科技相互赋能)理论等等。方庭说,这些理论的建树,是有鲜明目的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昙花一现的速生速死的互联网独角兽,而是百年老店。”

    为了向全世界推广中医药的理想,方庭有着很多战略谋划。这些谋划,有些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了,有些还在酝酿之中。比如说,他希望能够建一个百芝堂数智中医博物馆,用3D技术复原的明代药铺,用AR技术体验的现代诊疗,并由此形成强烈对比,形成跨时空对话的文化体验。他希望能够开发一种全息游戏,让孩子们通过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游戏,从小就能学习中药知识;他希望AI技术主导下的导览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参观者知识水平,推送个性化讲解内容;他甚至希望能够将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翻译成全球各大语种,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领略“江南圣医”的学术魅力。他还想象着能够运用AI技术研发一个“数智喻嘉言”系统,通过深度智能化学习,形成一个“喻嘉言中医药大脑”,高度还原喻嘉言诊疗思维……

    方庭说,基于数智化技术的这些设想,都与他倡导的“中医生活化”理念有密切的关联。这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家的精神、责任与使命。方庭表示,现代科学的发展,能让西部草原的蒙古包里的牧民通过5G技术可以接受远程诊疗,能够让《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转化成当代精准的预防医学……技术推动着古老中医药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从喻嘉言到喻小勇,从肩上的木药箱到云端的数据库,从青布长衫到智能诊疗系统,“百芝堂”走出了一条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医互联网诊疗服务之路。

    采访到最后,方庭充满激情地说:“我期待‘百芝堂’能够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数智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因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在数智时代获得新生。我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感悟到,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守护人类文明的火种……”

转自:http://www.cfgw.net.cn/m/xb/content/2025-04/03/content_25128685.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2
京ICP备11001767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0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 http://beian.miit.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投稿热线:010-59626690 总机:010-59626692/18/19/20   传真:010-59626204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邮编:10012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